SP: Sunday Lazy Reading Club

2021/11/14 02:52

本期记录了从7月到11月四个月间阅读过的一些书籍,分享给大家。

《馆子》贺伊曼

image.png

阅读的过程如同向心的深处探照,抵达那些难以言明的孤独,那些时而自洽、时而又将人们分离的孤独,并将之一一温柔宽慰。
像是为失眠者造绮梦,为漂泊者泊行船,为孤独者搭建可以哭泣的房间。
在六个阡陌交接的故事中,回到人与人初相识的那个夜晚,凝望理解降临之前的那个世界。

《微尘》 陈年喜

image.png

书中写了一群平凡而朴素的劳动者的故事。他们是爆破工、运石工、乡村木匠、农夫、农妇、小作坊老板……

《大国大城》 陆铭

image.png
基于本土实证,以经济视角谏言社会问题。

《台风天》陆茵茵

image.png

九篇小说讲述的都是平凡人物的生活,但也许人物并不重要,主人公其实正是生活本身,它无形、淡漠,像一场台风刮过,渺小的人物仿佛被风扫荡的杂物,但他们又对生活投注了那么多的感情,认定这生活是属于自己的,哪怕所有的愿望都被风吹散了。

《清华园日记》季羡林

image.png
日记类的书是我非常喜欢的一类。季羡林先生的文字很朴实,平淡,没有过多的装饰,这种风格是我很喜欢的,读起来「踏实」。

《我在西南联大的日子》 汪曾祺

image.png

我觉得不会外文(主要是英文)的作家最多只能算是半个作家。这对我说起来,是一个惨痛的、无可挽回的教训。我已经七十二岁,再从头学英文,来不及了。我诚恳地奉劝中青年作家,学好英文。学英文,得从中学抓起。一定要选择好的英文教员。如果英文教员不好,将贻误学生一辈子。
我有一次画了一张马其顿王国的地图,皮先生在我的地图上批了两行字:“阁下所绘地图美术价值甚高,科学价值全无。"第一学期期终考试,我得了三十七分。第二学期我至少得考八十三分,这样两学期平均,才能及格,这怎么办?到考试时我拉了两个历史系的同学,一个坐在我的左边,一个坐在我的右边。坐在右边的同学姓钮,左边的那个忘了。我就抄左边的同学一道答题,又抄右边的同学一道。公布分数时,我得了八十五分,及格还有富余。

《留德十年》 季羡林

image.png
一直以来都很喜欢看传记,不平凡的人物背后也会有平淡的故事,传奇的人生背后也有普通的一面,横溢的才华后也有刻苦的练习或迷惘。

《丁丁历险记》The Adventures of Tintin

image.png
经典的漫画,依稀记得小学时看过动画片版本。六月份的时候在北京参加了《丁丁历险记》的一个活动(《丁丁月球漫步》),从8 月 6 日开始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有“丁丁与埃尔热”展览,好像是持续到年底,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镖人》

image.png
很不错的国漫。

《我的几何人生》

image.png

我的经验是,解决数学难题需要艰辛的努力,没有快捷方式可走,除非问题本身其实颇易。

《午夜降临前抵达》

image.png

旅行是一段沿着大地的褶皱,进入全然迷离之境的旅程。
喜欢这类游记读物,旅行不应该是走马观花,对我来说,著名景点也可不去,一个新地方,更该感受人文,感受不一样的生活气息。可以慢下来,可以只去一两个地方,可以去普通的居民区,体验所谓「我家楼下的苍蝇馆子」。

《厨艺的常识》

image.png
讲解的很棒,虽然是西餐多些,不过一些理念中西通用。

《置身事内》兰小欢

image.png

本书将经济学原理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实践有机融合,以地方政府投融资为主线,深入浅出地论述了中国经济的发展,笔触简练客观,并广泛采纳了各领域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
清晰、易读,这本书值得推荐,类似的还有之前读过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一食一味》汪曾祺

image.jpeg
描述平实,贴近生活,带有作者家乡气息。之前看梁实秋的《雅舍谈吃》也很棒。

《人类灭绝之后》

image.jpeg
作者的想象+这是一本上个世纪首版的书,感慨作者的想象力。

Alchemist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image.jpeg

描述安达鲁西亚的牧童圣狄雅各布为着一个重复出现的梦而决定横渡广袤的撒哈拉沙漠到埃及的金字塔中挖掘梦中的宝藏。

《长安客》 北冥鱼

image.png

本书集历史、传记、诗歌评论等多重元素于一体,可以说是一本诗人版《人类群星闪耀时》。用八个故事,串联起大唐由盛转衰直至灭亡的一段历史,从诗人的眼里看见时代与命运,讲年轻人在大城市里的梦想、艰难和漂泊。那些不朽的诗篇来自他们无数欢欣和至暗的时刻。通过这些故事,你或许能重新认识这些诗人,看见和我们一样的人。在他们对自我和时代的追问里,看见尊严,信仰,爱与同情,生命的意义。

《雨夜短文》余秋雨

image.jpeg

上辑“万里入心”不仅是苦旅足迹遍布四海的余秋雨在空间上的抓取和思索,更是一位年逾七旬的长者在回望人生旅途时的感悟与警醒。这些装载或潜藏在余秋雨内心的肺腑之言所凝练出的生活态度和人生哲学,更为我们树立了独立人格的典范。
下辑“文史寻魂”则是余秋雨的一个大胆实验。他在用一篇篇“支点很小”的短文撬起半部文学史。从《诗经》《庄子》《史记》到唐诗、宋词、元曲、戏剧、小说一一说来,话虽不多,却提领了最精要的核心内涵与最关键的人文精神。

《土摩托看世界》袁越

image.jpeg
世界很大,有很多有趣、值得探索的东西。


感谢你的阅读,如果「自说自话」栏目能给你带来一些启发和意义,不妨也转发分享给你的朋友,可以在这里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