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说自话 Weekly Review 032

2021/09/18 13:51

周末好!「自说自话 Weekly Review」是我的(大概)一周回顾,对一周内接触的各类信息做个总结,本期为第三十二期,2021年的第三十八周。
中秋节就要到了,遥祝各位中秋愉快!

目录

  • 🧩 新订阅的 Newsletter
  • 💡你的语言表达被「梗」住了吗?
  • 🧩 模式转化
  • 🧩 专家和专业不一定不等价
  • 💡 页游:人生重开模拟器
  • 🧩 作为社会制度的“职业教育”:难以突破的重重链索
  • 📖 书 《一食一味》
  • 🎬 影《女子警察的逆袭 》

🧩 新订阅的 Newsletter

  • WORKSPACES
    订阅地址:Workspaces
    桌面文化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东西,大家在有限空间内布置自己的桌面,打造自己的一方天地。
    昨天看到了刚念研一的朋友的宿舍桌面布置,看着一开始有些简陋的桌面到最后的成品,惊讶于她的动手能力。

  • 1000小食报
    订阅地址:1000小食报

    从本土饮食出发,从个体经验和好奇出发
    每周二发出的田野日志
    关于食物的 Newsletter,也非常棒,制作用心。

  • 每周一根
    订阅地址: 每周一根

    折耳根和朋友们分享的每周中的所见所闻所想。

  •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
    订阅地址: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
    首个订阅的付费 Newsletter,有几个原因:一是因为之前看了好久的新闻实验室免费版,质量很高;二是因为希望提高摄入新闻的质量,获得更理性客观的思考产物。

💡你的语言表达被「梗」住了吗?

来自未来早报

你的语言表达被「梗」住了吗?除了「yyds」找不到其他赞美的词,万物皆可「绝绝子」。不少人感觉自己离开梗就不会说话,语言越来越贫乏。新华每日电讯指出,文字表达并不是现成的,它是一个生产和创造的过程。依赖梗、表情包、流行语的人,在「被梗说」「被表情包说」「被流行语说」中,失去了思考过程和文字的自我生成能力。久而久之,文字表达能力便被梗塞住了,无法用文字自如地表达想法。网友:「每次看到字母都觉得心好累,连蒙带猜。」「过度玩梗就陈腔滥调了。」「只要一段时间不上网,基本就能恢复正常了,因为跟不上词语更新速度。

中文环境语言简单化最近被高频提及。之前我会觉得『梗』是一种融入方式,和别人快速交流攀谈上,构建起共同语言的桥梁;现在我觉得『明明中文这么美为什么非要用梗』,频繁用梗的文字是火星文的最新版本

很喜欢上世纪文言和白话交融时期的文字,简练、易读又不失美感。我的国学老师写文章也很有特色:通篇几乎都是四字,朗朗上口又充满语言感。
谁说写作不重要呢?写作不仅仅是为了应试,更是为了表达自己,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是很重要的技能。

🧩 模式转化

来自PLATFORM THINKING+

新的模式转化往往是以旧的模式转换为前提而形成的,背后的本质是技术的组合进化。每一代模式都意味着某种垄断的形成,而垄断者的利润又往往成为下一代模式的发端。技术为先,商业放大,最后是政治把这一切吸纳进来。
模式发生转换一定是以廉价的方式进行的。因为只有这种方式才能让它在所有政治和经济体制中畅通无阻,形成它所需要的规模补偿。

🧩 专家和专业不一定不等价

来自PLATFORM THINKING+

The hard thing is figuring out who those real experts are. Here’s something I wish I had learned in my 20s: The “experts” that most people agree on are usually only experts on a very narrow subject. We should listen to them on that one subject, then, and disregard almost everything else they say.
困难的是要弄清楚谁是真正的专家。我希望我在 20 多岁时就能学到的是:大多数人认同的「专家」通常只是一个非常狭窄的主题的专家。那么,我们应该在这一问题上听取他们的意见,而不考虑他们说的其他几乎所有事情。

很赞同, 我们相信学校中的教授是权威的,能带给我们很多指导,但也不能一味服从(很符合传统中国教育出来的孩子),不要也不能做一个「乖孩子」,要做一个独立有思考的人。

💡 页游:人生重开模拟器

网站链接🔗:人生重开模拟器

这个游戏一开始的时候能让你在颜值、智力、家境、体质四个项目上分配属性,然后再有一次抽选3个像技能卡那样的辅助属性的机会,然后就开始演算出你的“重启人生”。从一岁开始,每一岁就出一句话的简报。一直到这段人生终结。如果10岁死掉,那就只有1-9岁的人生简报。最后有个总评报告。

玩的时候发现总是有各种意外,以及在四个项目中分配的纠结:某一项奇高,意味着其他几项会低于平均。玩了几把之后,觉得要感激自己的这一生:目前来说都算是奇迹般顺利,学业还算顺利,家庭也和睦,平凡但有幸福。

🧩 作为社会制度的“职业教育”:难以突破的重重链索

来自唯理通讯

“职普分流”的热点话题再次燃起了公众对于教育的目标、激烈的教育竞争以及青年就业问题的讨论。

知道身边一些亲戚孩子去了职高学习,他们去的原因大多是因为成绩不足以上高中,而非喜欢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的名声在家长眼中并不好,在 B 站相关「大中专」的视频中,不仅仅是 UP 主本人,评论区很多网友也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劝诫其他人好好学习,尽量走普高教育。
单从职业教育的初衷来看,它是没什么不好的,社会需要专才,不过需要有几个前提:
1. 社会能够改变对职业教育的看法,认可职业教育出来的学生,对职教生有完善的政策和制度保证就业、收入和职业前景
2. 职教需改善生源,学生需要清楚自己的选择和职业规划

📖 书 《一食一味》汪曾祺

描述平实,贴近生活,带有作者家乡气息。之前看梁实秋的《雅舍谈吃》也很棒。

🎬 影《女子警察的逆袭 》

看第九集,也是最后一集。结尾有些草率,虽然结束是完满的,但有些匆匆结尾的感觉,不如前面有趣,但总体来说,是非常值得推荐的治愈剧。


感谢你的阅读,如果「自说自话」栏目能给你带来一些启发和意义,不妨也转发分享给你的朋友,可以在这里订阅